网上有关“自然科学声音的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然科学声音的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声音的特点
1、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
2、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赫兹[/url,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例如,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
3、频率是每秒经过一给定点的声波数量,它的测量单位为赫兹,是以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的名字命名的。此人设置了一张桌子,演示频率是如何与每秒的周期相关的。
1千赫或1000赫表示每秒经过一给定点的声波有1000个周期,1兆赫就是每秒钟有1,000,000个周期,等等。
4、音色:又称音品,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波形是把这个抽象直观的表现。音色不同,波形则不同。典型的音色波形有方波,锯齿波,正弦波,脉冲波等。不同的音色,通过波形,完全可以分辨的。
5、乐音:有规则的让人愉悦的声音。噪音: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由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6、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人们就是根据他们来区分声音。
7、当两个物体碰撞后振动产生声音时,若两者振动频率比为不可化简的复杂比,如:201:388,那么我们分辨出来会觉得这个声音刺耳;相反,若两者振动频率比为可化简的简单比,如:3:7,那么我们分辨出来会觉得很动听。
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如下: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教学准备: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2、使物体发出声音
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
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
科学教学是一种以科学方法和原理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1、培养探究精神:科学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实践和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从中总结和归纳规律,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2、培养科学素养: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推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如批判性思维、合作探究、科学严谨性等。
关于“自然科学声音的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pedzd]投稿,不代表迪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pedzd.cn/bkdq/202501-9370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迪紫号的签约作者“kpedzd”!
希望本篇文章《自然科学声音的特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迪紫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自然科学声音的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然科学声音的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声音的特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