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知识产权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知识产权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然而,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人才培养模式却存在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慨叹人才难求,一方面是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生慨叹伯乐太少,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
此前,本报曾经推出《华为虚席以待,奈何人才难求》一文,详细报道了华为公司招聘难凸显出来的知识产权人才匮乏的问题。而现就职于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北大知识产权学院的毕业生赵国璧却认为,知识产权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并不好找。
人才难求与伯乐难寻并存
近日,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从北大知识产权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了解到,该院2005届知识产权二学位班的毕业生总数30人,其中26人就业,就业率达93%。相对于北大法学院2005届本科毕业生81%的就业率来讲,的确高出了许多。但让人费解的是,目前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旺盛,该班学生毕业后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却不到50%,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有的甚至从事了第一专业的工作。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也慨叹一将难求,他们所希望的懂技术、懂法律、会外语的知识产权人才,很长时间都招不到。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认为,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偏重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的学习,在实务操作训练方面比较欠缺,难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企业对知识产权并未加以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企业并未设置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岗位或部门,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知识产权毕业生的培养定位。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知识产权人才“十一五”规划》,其中指出: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在数量、结构、素质和能力上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十一五”时期,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任务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实用性人才受青睐
近年来,一些饱尝知识产权之痛的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并开始引进相当数量的知识产权人才。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列强”早已大兵压境,跨国公司诸如西门子、IBM、英特尔、微软等知识产权部门动辄数百人的规模,索尼公司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更是多达400多人。中外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的争夺也开始升温,知识产权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针对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北大知识产权学院张平教授介绍说:“学院每年都会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法院、律所、企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我们举办专利的申请和撰写、专利文献的检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热点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以适应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魏衍亮认为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应该走和企业联合的路子。目前,飞利浦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签署协议联合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适应用人单位需求,适销对路,值得借鉴。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指出,随着我国立法、执法、司法、教学科研等部门知识产权人才的饱和,今后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这就要求知识产权的毕业生不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要精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高校应当注重培养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和实务人才,注重其应用研究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注重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实务人才。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谋求新形式
近年来,北大、人大等高校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具有理工农医或经济、外语等背景的知识产权二学位毕业生,以适应社会对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张平教授说,这些毕业生以前很受社会的欢迎,一方面因为他们复合型的背景,另一方面他们物美价廉,拿着本科生的待遇,却可以胜任研究生的工作,但伴随着社会对懂法律、懂技术、懂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仅仅是知识产权二学位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004年,北大法学院进行法律硕士培养方案改革,开设了金融法、房地产法、财税法、知识产权法和国际商法五个专业培养方向,其中知识产权法方向计划每年招收40人,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熟练使用一门外语,胜任知识产权法各领域工作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其中,知识产权班班主任马宝霞老师说:“这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年的就业中,他们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目前已经有很多同学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无独有偶,上海大学也正在试点“理工本科/法学双学科/知识产权法硕士”的“2+2+3”的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据了解,2004年秋上海大学选拔了15名本科生直升知识产权法“本硕连读”研究生,2005年该校又选拔了20名本科生直升知识产权法“本硕连读”研究生,继续探索这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陶鑫良告诉记者,这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目前发展态势良好。
据了解,我国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高校已接近20所,无论是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已逾10年的北大、人大、上海大学,还是近年来新兴的知识产权学院或知识产权中心,都在探讨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模式。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服务于国家的知识产权事业,已成为高校教育的神圣使命。
知识产权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荣誉等。
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市场上可以进行有偿转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润。因此对知识产权采取保护措施,制订积蓄方案,是防止其流失的重要手段。
一、 保护措施
第一是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具有受法律保护的特点。在西方发达的国家,法律对的特殊保护已有100多年历史。各国早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此外,各国法律还在刑法、民法、合同法、税法、金融法等有关方面予以特别规定。正是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这些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才有了高速的发展。在我国,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政府部门既要完善立法,又要有效执法,既要进行舆论宣传,又要组织普法学习。这样,才能使企业提高认识,逐步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是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我国已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评估指标体系和法规准则,当前现实条件下,企业应尽快培养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全面评估,使之量化,并且登记入账。
第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来自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内部监督;二是来自消费者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社会监督;三是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采取政府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中介组织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国家监察部门应成立企业经济监察机关和国有资产保全机关,建立国有资产流失举报制度,定期组织经济监察。企业内部应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流失个人责任制。资产评估机构、审计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应规范操作、实事求是地评估、核定、清算。
二、 积蓄措施
企业应针对本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积蓄方式,才能真正充分地利用知识产权。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应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 提高企业家素质,建立一支成熟的企业家队伍。通过企业家自身学习,政府和社会帮助培训,提高企业家自身的素质,达到自省、自律、自控。通过考核实绩,重点考核资产保值增值,采取奖惩、升降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二, 实施名牌战略。名牌是经济效益之本,具有极高的知识产权价值。企业要走向市场,与国内外强者竞争,迫切需要实施名牌战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只有名牌才是一种最可靠的、最恒久的资产。
第三,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是未来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法律已逐步放开知识产权投资比例。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的比例,已突破我国原公司法20%的上限。
第四, 注重的保护。的保护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当前,企业一方面要及时、及早地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另一方面,对侵权得为要毫不留情,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查处、打击、并且索赔。此外,企业要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要有专门的机构、专职人员,而且应该是一批懂法律、懂技术、懂经济,会分析研究和开拓创新的人才。
关于“知识产权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pedzd]投稿,不代表迪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pedzd.cn/bkdq/202501-10985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迪紫号的签约作者“kpedzd”!
希望本篇文章《知识产权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迪紫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知识产权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知识产权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