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

网上有关“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

网上有关“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按照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能量质量关系式E=mc2,穿越时间隧道从现在回到过去完全是可能的。1905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这样解释一个“奇异”世界:我们所处的宇宙可以看成是一个四维时空,随着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快,时间流程将会变慢,空间尺度将会缩短。1915年,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他的引力理论,叫作“广义相对论”。同样在这个“奇异”世界中,在大质量物体(即强大的引力场)作用之下,时空结构会发生弯曲,时间流程也会变慢。一维时间可以像三维空间一样发生弯曲。1974年在美国杜兰大学的提普勒(Frank J Tipler)就曾做过计算,一个质量很大、无限长的圆柱体,若沿着轴心以接近光速自转,便可让航天员造访他自己的过去;同样的,这也是拖着光线绕着轴,以封闭曲线运动。199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戈特(Richard Gott)则预测,宇宙弦(宇宙学家认为这种结构是在宇宙大爆炸初期形成)可以造成相似的结果。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当宇宙飞船经过重力场时,把重力场的拉力转换成推力,宇宙飞船在那段时间内,便可以以光速甚至超光速飞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们已经创立了“时空场共振理论”,这是以爱因斯坦和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统一场论”为基础建立的。其要旨是:借助电磁、重力、光速和时空共同演变的伸缩性,瞬间跨越时光。但是,就算真能超光速,狭义相对论也提到物体运动速度越快、长度变得越短,越趋近光速、越为显着,此为“罗伦兹收缩”;而“广义相对论”也提到,趋近光速会受到强大潮汐重力场的作用。当到达光速时,换作是人的话,恐怕早已不成人形了,不用说超光速了。

所以说,另一方面“虫洞”就显得更为合理了。

在广义相对论发表后不久,1935年爱因斯坦就在理论上发现了“虫洞”--也就是由两个相连的“黑洞”所构成的时空结构中的“豁口”的存在--一条贯穿空间和时间的隧道。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建造一个稳定的虫洞,就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数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作“多连通空间”(multiply connected space)。但理论家一直未搞清,虫洞仅允许光线通过?抑或飞船也能穿行?到了1988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桑恩和摩立斯终于得出了结论:虫洞的两端皆可出入,并非像黑洞那样是一种单向通道,只进不出;再者,旅行者在虫洞内仅受到一般的拉力,不像在黑洞中。并且,该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吉普·索恩(Kip Thorne)教授还提出:光找到这样一个“虫洞”还不够,还必须使它的开口时间足够长,这样才能让人有足够的时间钻入它。因为根据量子理论,这个虫洞在强力的作用之下,将于瞬间关闭。有一种假设是利用开斯米效应(Casimir effect)等量子方式向“虫洞”里灌输反物质(Otone),这样就可以延长虫洞开启的时间。并且,同样利用反物质将其“扯大”,钻出一条长度约为一光年的“时间隧道”。这样一条“时间隧道”,便是由“现在”通往“过去”的“快捷方式”。这需要融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量子引力论。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的科学家已在如何利用虫洞方面进行开拓。他们对反物质有了更深的研究:一直以来,这种奇怪的反物质只存在于理论之中,而今他们已成功地证明,反物质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之中。并且得出结论:虫洞的超强(引)力场,也一样可以通过反物质来中和。(“正物质”和“反物质”有一很有意思的差别,前者拥有“正质量”,能产生能量,后者具有“负质量”,却可以吸去周围的能量。)而实际建造一个虫洞要分3步:第一步,寻找或建立一个虫洞,开辟一个隧道用来连接太空中两个不同的区域。第二步,使虫洞稳定下来。由量子产生的负能量,虫洞便允许信号和物体安全地穿越它。负能量会抵制虫洞变为密度无穷大或接近无穷大。换句话说,它阻止了虫洞演变成黑洞。第三步是牵引虫洞。一艘具有高度先进技术的宇宙飞船将虫洞的入口互相分离开。如果两个埠都放置在空间中合适的地方,那么时间差将保持恒定状态。假设这一差值是10年,一名宇航员从一个方向穿越虫洞,他将跳到10年后的未来,反之,宇航员若是从另一方向穿越虫洞,他将跳到10年前的过去。这听起来像科幻,但已是一个美国宇航局拟资助的真实的研究项目。

甚至还有物理学界权威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虫洞就可能以普朗克长度(约10-33公分)这种极微的尺度下自然存在。虽然这只有原子核的1/1020那么小,但在理论上,这么小的虫洞,只需要一束能量脉冲便可将之稳住,接着便可将它膨胀到可资使用的大小。因此,如果已经有某个超文明可以驾驭它的话,那么甚至完全可以在地球表面某一特定区域建造。1979年,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利用仪器,在百慕大魔鬼三角附近海底发现了金字塔。其由特殊材质所造,塔底边长约300米,高约200米,塔尖离海面仅100米,比埃及金字塔大得多。塔下部有二个巨大的洞穴,海水以惊人的速度从洞底流过这里。也就是说,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上所发现的最大的金字塔位于同处于北纬30度的百慕大三角,这就足以证明百慕大魔鬼三角与埃及金字塔之间存在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密切联系。从另一方面来考虑,如果未来文明出现了由人工制造的时间隧道,那么必然从远古至未来在外层空间甚至地球表面某一特定区域存在着时间通道的入口。由百慕大三角区域所发生的大量飞机与轮船神秘失踪事件,并且恰好又有UFO以及USO频繁出没,因此完全有理由将此作为(时间通道入口的)最大嫌疑对象。

(事实上,此处也的确发生过多起时空扭曲事件:1966年1月6日从阿鲁巴岛出发的“尤里西斯”号双桅帆船在百慕大三角神秘失踪,却于1990年突然出现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市郊的海滩上,船上的三个水手的年龄和生理状况跟24年前并无差异;1955年一架飞越百慕大三角海区时失踪的飞机于1990年完整无损地飞回原定目的地机场,其中一名飞行员的出生证表明他现在已有77岁,但他看起来只有40出头;1954年由洛根和诺顿所乘坐的热气球在魔鬼三角地带神秘失踪,经多方查找,仍无下落。1990年春在古巴的春季热气球比赛中,那只失踪36年的热气球在消失处又突然出现……)

假如技术上的诸多难题都被克服了,时间机器的生产将会打开充满悖论的潘多拉盒子。关于跨时间旅行最后还有一个悖论至今没有人可以解决。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并且在其母亲怀他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对于“外祖母谬论”,现今最受物理学界所推崇的解决方案是“多重宇宙”理论——世界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许多平行的世界。1957 年物理学家 Hugh Everett 根据量子力学提出“多重世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的演化过程上,如分叉路般不断地分裂为二,歧异点是某件关键事件引起的量子转移,而分出的世界便产生差异,成为多重“平行世界”或“等次元宇宙”。(迄今为止,在理论上又可分为三类:量子力学多宇宙体系、广义相对论多宇宙体系、涡流增压多宇宙体系。)并且,近年来物理学家Stephen Hawking 又指出:无数个宇宙通过“虫洞”相互连结。你回到过去,但那不是你自己的世界,而是和你的历史相似的等次元宇宙。这样,即便你打死了自己的外祖母,她在那个世界也的确死了,但当你回到未来时,她依然活得好好的。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大量的有关时间倒流的事实证据也就无从解释了。要解决此矛盾,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假设——“照镜原理”。打个比方:我们单凭自己的肉眼就能直接看到自己身体表面的大部分部位,但是不通过镜子是永远也无法看到作为产生(自己)视觉感观的物质基础的(自身的)头部,之所以无法看到自身头部是由于视线受到了空间上的限制。同样道理,所谓的“镜子”代表了与历史相似的“等次元空间”;而“头部”即代表了历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过去的自己(作为构建了“现在的自己”存在因素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通过“时间倒流”,时间旅行者的确能够回到真的历史中,但由于受到了时空上的限制,时间旅行者是永远也无法与历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过去的自己发生直接的接触与联系的。谋杀自己的外祖母只能在“等次元空间”中存在。因此:由于过去的物质,现在的物质,将来的物质在某些性状的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时间旅行者一旦即将与历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过去的自己发生接触,那么作为时间旅行者本人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中所存在的因素就将消失,就像百慕大魔鬼三角突然神秘失踪的轮船和飞机那样,而只能存在于“平行宇宙”中。

这样,既解决了“外祖母谬论”,同时又为远古地球的确受到过未来文明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正因为此,在许多古代人类文明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非常惊人而奇怪的规律:凡是基因残余量越少的文明(譬如印度的摩亨佐·达罗、新大洲的阿兹特克、玛雅文明等),其出现异常性超高度文明迹象的概率往往越大,而像亚特兰蒂斯这样被彻底毁灭的古文明其所存在的神秘性以及超常发展状况甚至可以堪称世界古文明之冠;反之,能够发展延续并于日后能对全球文明施之以重要影响力或是对现代以及未来世界的人类基因库提供了重要贡献的文明体系(譬如华夏文明以及欧洲古文明)受这方面的影响往往却是微乎其微!

从更多方面可以表明的确是未来文明影响过古埃及,而并非是所谓的外星人。

1979年,英籍考古学家韦斯在埃及东北部荒芜沙漠中的Abydos古庙(Abydos temple)遗址内的浮雕壁画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看见与现今飞机形状极之相同的浮雕,以及一系列类似飞行物体。有一图案状似今日直升机,有图案状似潜艇或飞船,甚至还有“UFO” 却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古埃及。还有至少三至四个飞行物与今日的飞机形状极为相同,飞机在十九世纪才开发,但竟然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的壁画中出现。在世界历史中,不少远古民族在发展语言和文字之初,均以壁画记载历史。出现在庙宇中的浮雕,也应该是古埃及人用以记载某一件事或表达某一种意思,但三千年前的人可以预言到今日的文明产物吗?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外星文明曾经降临过古埃及,当时的人亦未必有直升机和潜艇这些概念。并且,如果壁画内的“UFO”是外星人的,又为何要与现代文明的飞机画于同处?

在开罗博物馆的22室,陈列着一架木制“飞机模型”,是1898年在埃及萨卡拉(Saqqara)的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墓中发现的,编号为“物种登记”第6347号。这个模型与现代飞机非常相似,成功通过“风洞”实验鉴定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可以飞行相当长的距离。近100年以来,此类模型在埃及共发现过14架。要知道直到1903年,世界上才有第一架飞机。(1954年,哥伦比亚共和国在美国的博物馆展出过古代金质飞机模型。考古学家在南美洲地下约780英尺的深处,也曾挖掘出一架用黄金铸造的古飞机模型,与美国B-52轰炸机极其相似。此类飞机模型在南美多国均有发现,某些飞机的机尾部分甚至还带有明显的希伯莱字母,仿佛标明了它们出自中东地区。)

“文理通吃”的科普书:诗意的宇宙属于全人类

有空就看央视推荐的纪录片吧

1、人文科普类

01《苏东坡》9.8分

02《如果国宝会说话》9.8分

03《第三极》9.8分

04《书简阅中国》9.7分

05《天地玄黄》9.6分

06《中国唱诗班》9.6分

07《中国村落》9.5分

08《但是还有书籍》9.5分

09《锦绣纪》9.4分

10《大国工匠》9.3分

11《布衣中国》9.3分

12《一本书一座城》9.2分

13《留住手艺》9.2分

14《天河》9.2分

15《大国重器》9.1分

16《国脉》9.1分

17《大河之北》9.0分

2、人生百态

01《人生第一次》9.9分

02《小森林》9.8分

03《浮生一日》9.8分

04《和陌生人说话》9.7分

05《人间世》9.7分

06《生门》9.7分

07《人生果实》9.6分

08《一百年很长吗》9.6分

09《生活万岁》9.5分

10《学习的人》9.5分

11《大地情书》9.5分

12《人生七年》9.5分

13《书房里的人》9.4分

14《村小的孩子》9.4分

15《地球公民》9.4分

16《生命力》9.1分

17《剩女》9.0分

3、天文地理类

01《地球脉动》9.9分

02《宇宙时空之旅》9.8分

03《美丽中国》9.8分

04《宇宙的构造》9.8分

05《冰冻星球》9.8分

06《旅行到宇宙边缘》9.7分

07《从太空看地球》9.7分

08《南太平洋》9.6分

09《行星》9.6分

10《大自然启示录》9.6分

11《人类星球》9.5分

12《地球的力量》9.5分

13《旅行者号冲出太阳系》9.5分

14《了解宇宙是如何运行》9.5分

15《行星旅行指南》9.4分

16《恒星七纪》9.3分

17《非洲》9.2分

18《野性南美洲》9.0

4、历史类

01《中国通史》9.9分

02《河西走廊》9.9分

03《故宫100》9.6分

04《历史的拐点》9.5分

05《复活的军团》9.5分

06《史说汉字》9.3分

07《东方帝王谷》9.3分

08《玄奘之路》9.3分

09《帝国的兴衰》9.2分

10《大汉帝国》9.2分

11《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9.1分

12《大明宫》9.1分

13《新丝绸之路》9.1分

14《敦煌》9.0分

15《楚国八百年》9.0分

16《世界遗产在中国》9.0分

17《南宋》8.9分

人类为了探索太空做出哪些很努力的事

提到和外星人沟通,你会想到《三体》里的那句“不要回答”,还是会想到诸如《异形》等等科幻**,然后一阵毛骨悚然?

别担心了,因为:

如果有外星人存在,那它估计已经收到我们的信息了……

上个世纪,正值人类史上第一个宇宙 探索 的黄金时代,阿波罗号与旅行者号探测器等等的成功,让科学家们很快想到一个议题:“只有地球上有智慧生命吗?”

于是在1977年,NASA诞生了一个传奇项目—— 旅行者号“金唱片”。

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空间探测器分别带着一张唱片去往宇宙,其中收录了能够代表地球的115幅图像以及多种大自然的声音,承载着人类与宇宙星系沟通的使命。

金唱片刻在封面上的是科学象形文字,指出了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地址以及这张光盘的播放方法。

“金唱片”内容的创意编导安·德鲁扬,便是今天我们要推荐的这本书《宇宙2 万物从何而来》的作者。

安·德鲁扬是美国著名作家与制片人,2014年,她与国家地理频道与福尔斯传媒集团联合制作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获得艾美奖与皮博迪奖。

《宇宙2 万物从何而来》同名FOX纪录片《Cosmos:possible worlds》于今年首播,豆瓣评分高达9.6,口碑炸裂。

安·德鲁扬&美国国家地理:潜心打磨十年,专业级知识框架

消除大众与天文学之间的隔阂,一直是科学界的目标之一。

这一次,美国国家地理联手著名作家安·德鲁扬,潜心近十年,打造了这部通识读本《宇宙2 万物从何而来》,全美销量超10万册!

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宇宙2”呢?

因为这是畅销科普书《宇宙》的续作。

《宇宙》的作者卡尔·萨根是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也是NASA“金唱片”项目的总负责人。

在合作期间,安·德鲁扬与卡尔·萨根两人相恋,很快便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他们是彼此最爱的人,也是最好的搭档,安·德鲁扬几乎参与创作了卡尔·萨根所有的作品,包括那部享誉世界的纪录片《卡尔·萨根的宇宙》。

但好景不长,1996年,卡尔·萨根因病离开了人世。

为了延续卡尔·萨根的光辉,安·德鲁扬选择继承他的科普精神,让普罗大众都知道卡尔·萨根热爱一生的宇宙有多精彩,于是,便有了这本《宇宙2 万物从何而来》。

① 专业级知识体系

这本书不仅回答了卡尔·萨根在《宇宙》中没来得及回答的问题,更是一本大众通识读本。安·德鲁扬联手国家地理,为你建立专业级科学认知体系,内容涉及物理学、天文学、人类学、生物学乃至哲学等数10个学科。这是一本让我们真正站到宇宙的角度,看清人类命运并思考自身意义的书。

② 比科学更重要的科学精神

最重要的是,你能够从各种科学家故事中看到一种对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也许你的生活里用不到天文知识,就像数学家买菜也用不到费马大定理,但你 从中感受到的科学精神,会使你终身受用。

前所未有的角度,立足人类看宇宙发展

《宇宙2 万物从何而来》最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展示了一种“宇宙——地球”的双向认知:

从宇宙尺度上看地球的崛起;

从人类为载体看宇宙的始终。

这是一本真正能让读者换位到宇宙角度,重新认知人类 历史 的书,再从地球的发展中,看到宇宙对人类的种种影响。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年龄,安·德鲁扬提出了“宇宙年历”的概念,把宇宙诞生至今的时间(138亿年)压缩成一年,即大爆炸那一刻就是1月1日的零点。而地球,则是在宇宙年过去了三分之二,在8月31日(90亿年前)出现的。

每个“月”相当于地球上的10亿年多一点;

每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4000万年;

每一“小时”对应150万年;

每一“分钟”是26000年;

每一“秒”相当于440年。

借由这个时间尺度,安·德鲁扬从地球诞生之初,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讲述生命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十分新奇的体验,你就像上帝一般,洞悉着一切……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同一起源,我们认为它始于9月2日的深海黑暗中——在海底的一座岩石塔城里。

12月26日(2亿年前)是宇宙年历上的“母亲节”,就在这一天,哺乳动物出现了。

根据2011年在中国发现的一个1.6亿年前的化石的复原图,这个第一个胎盘动物看起来像一只鼩鼱。

12月31日晚上11点26分(大约十万年前)的时候,非洲是所有智人的乐园。在布隆伯斯洞窟,我们发现了现存最古老的化学实验室,人们用赭石、木炭与都动物骨骼制造了一块儿细长的砖。

这是我们发现的已知人类文明中最早的人造文物,这个赭石块大约在7万年前制成。也许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件艺术品?

13个科学领域,尽览人类 探索 未知的高光时刻

这本书分为13个章节,每个章节中都讲述了某个学科影响人类 历史 的重大发现,有故事,也有科普知识,配合精彩的插图,极大地丰富这本书的内容。

内容包括 天文、天体物理、地理、生物、化学、 历史 、艺术 等等方面,汇集人类 探索 未知的高光时刻,全方位展示我们已知的世界全景。

简单来说,这本书讲的是“ 人类仰望的宇宙的 历史 ”和“ 星空下的人类的 历史 ”。

安·德鲁扬一般会从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旧学说与新学说等方面循序渐进地讲述,这会让你有种看小说的感觉。

比如书中曾讲到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背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这次计划的成功使得人类脚印第一次印在月球上,但背后其实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科学界的一次大地震、和两个一生水火不容的天才的通力合作……

20世纪初,不同学科之间的科学家绝不可能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理念,学科之间有着不容置喙的壁垒。

只有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敢越界,他用分光镜检测木星大气上层的云层,研究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原子结构。这让当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哈罗德·克莱顿·尤里非常不满,于是他们决定用科学争论作为武器,一较高下。

柯伊伯

尤里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美国如临大敌,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组建了国家航空航天局。

就这样,势不两立的柯伊伯和尤里两人在刚起步的太空计划担任了领导角色,他们共同的学生卡尔·萨根(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只好在中间斡旋。

他们师徒三个人,一起拆掉了学科间的高墙,也拆掉了科学和普罗大众之间的那堵墙。

尤里因为发现氘荣获诺贝尔奖,他在开发原子能、 探索 太阳系方面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给你前所未有的科学通识,重新认识人类

《宇宙2 万物从何而来》以宇宙为大前提,全方位涵盖人类科学与自然,可以说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宇宙回忆录”。不仅如此,这本书文笔优美,感情敏感而细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普与艺术并举的作品,更能让你建立起系统全面的科学通识。

讲到宏观世界,安·德鲁扬能带你飞到浩瀚宇宙之上,超脱时间与空间,带你去看大爆炸与引力波扫过的瞬间。

一个艺术家对于两个即将合并的黑洞的构想。2017年,LIGO天文台探测到了由11亿年前发生的这种碰撞引起的引力波。它产生了一个2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回归微观世界,安·德鲁扬能让你看到一粒盐的复杂结构、一个原子的至死不渝。

而在人间,那些奋斗终生的科学家们所经历的一切荣誉、恐惧、诋毁……安·德鲁扬写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中,有太多你不知道的事:

① 发挥你的想象力

存在了一亿年的木卫二有一个被蓝色全球性海洋所包围的岩石核心,其中可能存在着生命物质,如果有,它们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征服这个星球呢?

《宇宙》中“想象之船”的辉光照亮了可能存在于土卫二海底的矿物塔。

木卫二的海洋比地球的海洋大约深10倍,我们人类认为自己是故事的主角,认为自己是宇宙的全部和终极目标,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地球化学力的副产品。星系孕育生命,恒星创造世界,而生命,将在行星与卫星中产生。

② 深度认知科学的魅力

世界上最忠贞的关系不是爱情、亲情、友情,而是人们从一个科学史上的“灵异事件”中发现的宇宙中的两个基本粒子?

科学家发现,如果锁定一个光子,把它一分为二,这些新的光子则会以一种深刻的物理意义结合在一起,或者如量子物理学家所说,“纠缠”在一起。

量子纠缠:一种神秘的关系,除了观测,任何事情都不能对其产生影响。

这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爱的阐释很相似:

一个独立的生命被一分为二,分开后的两个个体仍然是对方唯一的灵魂伴侣。即使相隔了整个宇宙,他们也能感知对方的内心世界。

③ 给人生带来全新的思考

几名植物学家饿死在实验室的工作台上,周围摆满了各种粮食的样本,他们为什么不用这些粮食充饥?

现代的我们无法想象,许多强大的文明都因为饥荒而陷入困境,玛雅人、古埃及人,甚至18世纪末期的俄罗斯也有饥荒横行。

科学家瓦维洛夫想要建立一个不受任何战争和灾难影响的世界种子库,却被思想激进的政客迫害,严刑逼供,使瓦维洛夫认下了饥荒制造者的罪名;誓死跟随瓦维洛夫的一些学者则饿死在隐秘的实验室中……

这份至今仍保存在他的研究所的样本说明,尼古拉·瓦维洛夫和他的植物学同事们相当仔细地为后代编录了植物的种子、茎和叶子标本。

你今天吃饭了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许你吃到的是植物学家们舍命保护的种子的后代。

“文理通吃”的科普书:诗意的宇宙属于全人类

安·德鲁扬科普风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如同散文诗一样的叙事风格。只要你拿起这本书,她就能让你不愿意放下!

好文笔对于一本科普书来说有多重要?科学家写万字论文描述,只有专家看得懂的定理,安·德鲁扬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所有人理解。

在序言中,安·德鲁扬提到了一场至关重要的盛会——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她以一种预见未来的笔法,让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来体会一下安·德鲁扬代入感极强的文字功底:

未来世界展 , 1939年世界博览会对1960年的城市的畅想 , 展示了分层的现代高速公路和顶部带花园的摩天大楼。

安·德鲁扬的描述总是在恰如其分的同时保证着美感:

地质学家在地质层中间打入金钉,标记出不同时代的分界线

安·德鲁扬兼备着理论知识与文学审美,不论你对宇宙抱有什么样的期待,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你想要的角度。

太多了,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旅行者号,已经算是飞出太阳系,带着人类的印记,孤独的旅行者。阿波罗登月什么的可能更深远,推荐BBC太空竞赛和旅行者纪录片,还有最新出的COSMOS,很不错的

关于“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pedzd]投稿,不代表迪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pedzd.cn/bkdq/202501-104340.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kpedzd
    kpedzd 2025年01月15日

    我是迪紫号的签约作者“kpedzd”!

  • kpedzd
    kpedzd 2025年01月15日

    希望本篇文章《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能对你有所帮助!

  • kpedzd
    kpedzd 2025年01月15日

    本站[迪紫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kpedzd
    kpedzd 2025年01月1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低位者对霍金的质疑:他是怎么得出可以回到过去的结论的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

    联系我们

    邮件:迪紫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