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网上有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

网上有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老师在开始上课时拿出二胡)知道这是什么吗?(二胡)前些天,吴老师学会了拉二胡,大家想不想听一听老师拉得怎样?(想) 2、教师拉好《二泉映月》的片断后问:老师拉得怎样?可以给老师一点掌声吗? 二、作出假设,初步验证。 1、刚才大家听了老师拉的二胡,还鼓掌了,这拉二胡和鼓掌都发出了声音,你们能猜猜看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猜测) 2、刚才同学们做了很多大胆的猜测,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同时用课件揭题) 3、学生利用牛皮筋进行分组实验。 (1)、(教师拿出牛皮筋)请看,老师这里有一条牛皮筋,既然要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发出声音,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最好呢?各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实验的方法。 (3)、刚才大家讨论出了很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老师认为很好,那就是由一位同学两手拉开牛皮筋,另一位同学用手来拨。

中班教案《不一样的声音》

教学目标:

1、通过四个活动了解固体、气体、液体能传播声音;

2、能够用实验、搜集资料等科学方法对现象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的合理性。

3、体验科学探究中利用证据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身边现象的探究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固体、气体、液体能传播声音,且速度不一样。

教学准备:

土电话、漏斗、胶管、钥 匙、水槽、石头、铃、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地听听,看你能听到什么?(利用多媒体播放剪接的音乐)

2、提问: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这些有趣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边的?

3、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学生实验、观察,得出气体能传播声音的结论

1、活动“简易听诊器”

(1)用普通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听诊器。

(2)漏斗的一端放在自己胸部,胶管的另一端塞在耳中,听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3)讨论:以及跳动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耳朵的?

(4)教师小结并介绍:心跳的声音是经过漏斗和胶管中的空气传过来的,漏斗有扩大声音的功能。医生用的听诊器也是这样的道理。

2、离开了空气听诊器能听到声音吗?观看录像

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1、提问: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2、“听听写字的声音”

(1)四人一组,一人在桌面纸上写字,其余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听声音。

(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过来的?

(3)然后用别人的方法再次听听声音,讨论: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全班交流后得出: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的本领强。

3、“土电话”

(1)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土电话”。

(2)四人一组,两个同学手拿土电话的“听筒”,一个同学轻轻敲击小勺,另一同学也仔细聆听。

(3)组内交流一下: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来的?

(4)讨论: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四、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1、提问:气体能传播声音,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法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3、交流实验方案。

4、各组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际操作,并作好记录。

5、小组交流,汇报。使学生认识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五、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

1、出示提问:小狗为什么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有什么办法能更快的知道远方是否有火车正在驶过来?等

2、出示课文P61页的资料,说说从这些材料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归纳总结:液体、气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

六、课后调查: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声音你觉得舒服?哪些声音你觉得不舒服?

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教案

教学目标

探究:通过丰富的实验,搜集实验事实,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知识:

1、通过了解,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这个探究活动,补步认识探究活动的过程,并尝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了解噪音的危害,以及减弱噪音的方法。

3、学习调查、搜集周围环境的资料。

情感: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认识声音的不同来自于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色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与研究。

教学准备:各种发声的物体、有关噪音危害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声音是怎么样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呢?

2、学生提出简单的假设。

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想办法同一种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并注意观察,物体发出不同声音时,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2、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使之发出不同的声音,搜集现象。

教学时,不能把着眼点只放在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简单地选取两种对比材料,教师进行演示再加说明就算解决问题,如分别敲大鼓,大鼓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就算学生知道了声音的强弱。这样对声音的认识过程是达不到本课在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学生充分摆弄研究,并对发现的事实加以充分完整地描述。

3、记录实验的情况。

4、分析实验现象,作出结论。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以两种具体物体发出声音的不一样进行比较。教师要善于把多个学生对多个物体声音的比较加以归纳整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有的强、有的弱、有的高、有的低、音色也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往往认为音调就是响度大,音调低不是响度小,这这可能与日常说话中常用“高”、“低“来表示声音大小有关。如“高声大叫、”“低声细语”的“高”、“低”,实际指的是响度。可以告诉学生:日常用语中涉及声音时的“高”、“低”,有时指响度,有时指音调,要注意分辨,不要一听见“高”就认为“响”。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对于学生描述中所讲的“声音尖、粗”,可直接告诉学生较为科学的说法是“声音高、低”。

三、了解哪些声音属于噪音,认识噪音的危害.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声音会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引导学生充分描述生活中经历。

2、介绍鹦鹉对不同声音的反应。进一步认识噪音的危害。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材上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通过了解别人做科学研究的事例,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

3、小结:噪音的危害。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学生对声音,特别是噪音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明确声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认识声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向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四、认识减少噪音的方法.

1、生活中有很多减少噪音的方法,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2、调查活动:调配我们的学校有没有受到噪音的污染?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我们有什么办法减弱这些噪音?

应紧扣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并强调减噪声最终目标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响度,以此为线索来引导学生从发声处、声音传播过程、人耳处寻求减弱噪声途径,也可以爱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可用玩具电动机做振动源,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子上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将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减少少桌面的振动,噪声明显减弱(在发声体处减弱噪声)。将电动机置于空制罐头盒上,盒用软泡沫塑料垫上,使空盒成为声源,用软泡沫塑料挡在电动机与学生之间,噪志明显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教案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不同介质的传声速度不同。理解回声。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和如何传播的,通过观察,知道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同学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穿进我们的耳朵的吗?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些声音会发生改变吗?好,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声音是怎样进行传播。

2、讲授新课

学生自己翻看书本,阅读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含义。设计实验: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震动引起了水的波动。各小组观察后,进行交流。

教案的作用:

1、规范教学活动

教案起到规范教学活动的作用。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前有充分的准备,免除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并且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策略和手段,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称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

2、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充分思考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中提取最佳方案,以最高效率地达到教学目标。这可以使教学节奏更加紧凑,可以有效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教案可以使教师逐步形成系统的教学法,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具体研究,教师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关于“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pedzd]投稿,不代表迪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pedzd.cn/bkdq/202501-102700.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kpedzd
    kpedzd 2025年01月15日

    我是迪紫号的签约作者“kpedzd”!

  • kpedzd
    kpedzd 2025年01月15日

    希望本篇文章《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 kpedzd
    kpedzd 2025年01月15日

    本站[迪紫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kpedzd
    kpedzd 2025年01月1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

    联系我们

    邮件:迪紫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