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先秦诸子语录文学常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先秦诸子语录文学常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先秦诸子语录
当然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组成。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
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
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
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
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
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
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
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
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
“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
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
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virtue(全德)。
2.先秦诸子语录《孟子》译文
第一则语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实词:时(按一定时间)、习:(实习、温习)、乐(快乐)、愠(恼怒)、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知(了解). 虚词:之(代词它,指学习的知识),而(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可是”). 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 (2)补充: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称孔子、墨子、老子.《论语》中“子曰”中的“子”都指孔子,也可译为“先生”. 学:指学习礼(包括各种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等. (3)句子翻译: 孔子说:“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第二则语录: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实词:故(形容词作名词,指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知识) 为(动词,成为,作为); 虚词: 以:(介词,把,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之”,代能够温故而知新的人.) (2)翻译句子:注意省略句式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语录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重点: 实词:殆(危险,也可译为疑惑,这里也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虚词:则(连词,就) 通假字:罔(通惘,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1) 译句子: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 第四则语录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1)重点: 实词:通假字: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谓(称为).? (2)翻译句子: 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自己所能的,可以说是好学了吧.” 第五则语录 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1)重点:实词:心(古代指头脑);虚词:则(就);之(表停顿、无意)? (2)翻译句子: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第六则语录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1)重点词语:虚词:而(转连“可是”、顺连) (2) 翻译句: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花纹. 第七则语录 1、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1)重点词语: 实词:假(借助)虚词:固(本来).故(所以).之(的).以(介词,用来,来) (2)译句:事物都有长短,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第八则语录 1、以修身自强,则配尧舜. 2、(1)重点词语: 实词:配(与之相配) 虚词:以(能).则(就). (2)译句: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和尧舜齐名.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能成为圣贤。
3.先秦诸子语录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
4.《先秦诸子语录》中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是怎么样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5.急求大学语文里先秦诸子语录(1)论语译文大侠们有谁有大学语文里
论语八则译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说,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使人受蒙蔽,只思考而不学就会很危险.孔子说,仲由,我告诉你什么是“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啊.(依据杨伯峻《论语译注》)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必定有我可以学习效法的人!选择其中好的,来跟他学习,对于不好的,如果我也有就改之.”这三则语录看似都是在讲学习,其实讲的都是人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做人功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来到河边上感叹道:流逝的岁月就象这流水啊!昼夜不停的在流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孔子说:天气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说:富与贵(发财和做官)是人人所希求的,但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取得,君子是决不接受的.贫穷与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但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手段来摆脱,那么就宁可不摆脱.君子失掉仁,怎么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就是在吃完一顿饭这样短的时间也不能离开仁,匆忙急促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这样.(这段话开头一句的意思后世概括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而妨害仁德,只有牺牲生命以成全仁.(这个意思在后世被概括成一个成语:杀身成仁.)下面这个是初中版的,附送了!这里是预备年级第二学期地三十八课《论语》八 则 (1 )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得的学问知识,时时加以巩固,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道来相聚,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也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对于知识)了解他的人不如爱好他的人,爱好他的人不如以学习只是为快乐的人.(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选择其中好的人向他学习,把其中不好的人作为自己改正错误的借鉴.(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译文:温习以学习掌握的知识,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足以成为他人的老师.(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要速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寑,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译文: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用这些时间)来思考,也没有什么益处,(与其这样),不如去学习会更好.。
6.根据《先秦诸子语录》所言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体会
把原文的大意先了解然后把白话文解释穿插在里面就OK了举例如下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两则的感悟,不少于50字 问题补充: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5、君子养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一个君子,要老想着这九个方面:看到一个现象时,要想一下,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见和看到的东西;听到什么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偏听了没有,轻信了没有;说话处事时,要老想着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任何时候脸色都要温和才是;要到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不论贵贱,自己的态度都得恭敬;说话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谎.是否说了实在话;做事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敬业、认真;有问题或疑问时,是否马上问人了,以求得正解.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自己要发脾气时,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若是可以不劳而获时,要想一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义,是否自己应该得到."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7.先秦诸子语录(一) 论语
《论语》思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思想深入浅出,覆盖面大,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也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论语》的伦理道德思想以“仁”为基础,包含孝悌,交友,守仁等,下面我们逐一论之。 一、《论语》的伦理道德 “仁”是孔子人格理想的根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把“仁”看成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理想,指出人道的基本内容就是“仁”,从而建构了仁学,仁学核心是爱人,主要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根本道理。
“仁”字从汉字构成来看,一人是“人”字,二人为“从”字,三个人则成“众”字;所谓“仁”,有二人便从产生的一种关系。因为,“仁”字是从人字旁加一个二字,两个人相处之道即为“仁”。
《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字的基本含义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即像爱自己一样体贴,爱护别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复礼”,二是“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是说要以周礼的标准做到“非礼无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要人们从精神上做到自我控制,从视、听、言、动的感性经验上符合礼的规定,这种与“礼”相结合的“仁”带有伦理规范的意义。如果人的行为皆能符合与礼,这便是实现仁了,“仁者爱人”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从心理上把人的相爱感情发展为道德感情,并且进一步发展为“孝悌”、“忠恕”和爱有等差的道德行为。
从这种仁与礼的统一可看出,孔子在讲到“仁者爱人”时,总是贯穿着“礼”。 孔子爱人的道德感情是有等差的,对自己的父母要讲孝,对君主要忠,对贵族身份的大夫、士要讲友,与人交要守信。
(一)孝悌。孝指善事父母,即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悌指善事兄长,即弟弟对兄长的爱敬之心。
第一,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孔子认为爱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
因此,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君子专心致力与更本,根本确立了,道自然就会生出来,在家与社会之上,作到孝顺父母,外出尊敬兄长。如“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论语·学而》);在国家上,君子有厚道,百姓也按仁道生活,如“君子笃与亲,则兴与仁”(《论语·泰伯》。 第二,孝悌不仅是尽赡养义务,而且有爱敬之心,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敬之情,而不仅仅是供给衣食或帮助干点体力活就行了。
再说,子女对父母应该关切。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母的年龄,不可不时刻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他们年高而担心。
而且,不远游,以尽养亲,事亲之责;不得已而远游,也该有一定的去处,以免双亲挂念。另外,他还认为,从父母赋予自己血缘关系和养育之恩上升到孝道的“三年之丧”不是礼仪形式,而是从道德感情上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才是“仁'(《阳货》)。
第三,孝悌是继承遗志和恪守遗训。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第四,孝悌是按礼节来做。孔子认为孝不能违背礼节。
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非常重视对于孝的礼节,也有政治的考虑,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慎终指办理丧事,追远指办理祭事。这些事办理的好,对于收拾人心,维系社会,关系极大。
(二)友仁。孔子对于交友原则,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
因为它不是政治关系,也不是血缘关系。而是近与一般的人际关系。
孔子说:“居是邦也,事起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妄,损矣”(《论语·季氏》)。“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语·公冶长》)。
这是说,应与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如果整天和小人混在一起,说得话却没有一句合乎道理的正经话,只喜欢耍小聪明,是孔子所反对的,即“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卫灵公》)交友要没看对象,更重要的是严与律己,虚心谨慎,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这与自我为中心,以是否与自己有利为出发点,去品评和要求别人的高低长短的态度,显然不是一个思想路数。但是,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即“无友不如己者”(《学而》)。
(三)守信。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之一,其本义是诚实,不欺骗。
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主忠信”,“谨而信”,“敬事而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行得通。
所以,把“朋友信之”作为自己的志向之一。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
信又是立国的根本,孔子说:“能行五者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恭,宽,信,敏,蕙。
8.《先秦诸子散文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 小说《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春秋末期:《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第一阶段:《论语》 《墨子》语录体为主《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
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
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第二阶段:《孟子》 《庄子》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
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
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第三阶段:《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1,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2,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而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
3,不是以驳论文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述为主。
9.学习《先秦诸子语录》有何启发
1、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
孔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一个问题:执政者必须率先正己,站得直,行得正,在道德上成为百姓的榜样,以执政者私德的高尚带来社会公德的高尚。毫无疑问,孔子创立了一条千古不易的原则,即执政者的高尚、廉洁、公正是良好政治的先决条件。
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人本文化,重人际关系协调,重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群体和谐,自强不息,体己与体人相统一,并注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奉献和服务。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要孝敬自己家的老人,也要同样地对待别的老人;爱自己的小孩,也要同样的爱护别的孩子。老吾老及其人之老,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传统美德。
建议你还是看看这个网页吧:/dxyw/Article_View?id=47
1.古代文学关于天文地理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目录
序言:古代东方科技文明的起源
1.天文地理
古人说天论地 古人观天 万物起源
天象记录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连珠 太阳黑子 石刻纪录
历法 历法成就 治历方法 节气 中西比较 《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天文仪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浑仪 浑天仪 地动仪 浑象 简仪 仰仪 水运仪象台
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 落下闳 张衡 祖冲之 张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经》《灵宪》
著名地理学家 裴秀 郦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图六体 风的观测和仪器 降水的观测和仪器 湿度的观测和仪器 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 《海国图志》
2.古代数学
成就 算筹 算盘 十进制的使用 分数和小数的最早运用 九九表 负数的使用 圆周率的计算 二进制思想的开创国
著作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
数学家 刘徽 张衡 祖冲之
3.古代军事
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孙膑兵法 尉缭子 吴子
军事发明 古代战车 马镫的发明与流传 中国古代火箭 火药 喷火装置 弩的发明和流传
人物 兵圣孙武 民族英雄岳飞 诸葛亮
4.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概况 中医的历史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基础
诊法与疗法 四诊法 针灸 刮痧 推拿 拔火罐
食疗与养生 食疗的含义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药膳 中医养生 养生佳品:茶、药酒
特色发明 针灸铜人 中医针具 舌苔模型 内经图 铁球 五禽戏 太极拳
古代名医 钱乙 葛洪 王冰 皇甫谧 王叔和 滑伯仁 淳于意 李时珍 李东垣 扁鹊 戴思恭 张子和 张仲景 巢元方 孙思邈 孙一奎 华佗 刘完素
5.古代农业
古代水利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郑白渠 引漳十二渠 它山堰 芍陂 灵渠
后套八大渠 邗沟
古代农具 中国水车 骨稆 石铲 铁锄 铁犁
古代农业科技人物 贾思勰 徐光启 宋应星
农业技术成就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杂交水稻
6.古代建筑
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建筑 早在周代就已开始了城市规划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轨迹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中国建筑之特征
7.中国古代机械
成就 中国传入西方的机械技术 考工记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生活用具 被中香炉 司母戊方鼎
生产 方板链泵 水力大纺车 皮带传动
交通工具 橹、舵与轮船 指南车 记里鼓车 独轮车
8.中国纺织印染
中国古代纺织 中国古代服饰 中国丝织艺术 中国刺绣艺术 中国古代印染 古代矿物颜料 染织品种 古代丝绸发展 丝绸染整工艺 中国四大名绣 天然织物染料
9.中国航海技术
古代造船 古代中国造船回顾 三大船型 古代名船
造船发明 帆 船尾舵 橹 车船 龙骨结构 水密隔舱
航海发明 航海罗盘 牵星术 计程仪 针路 其它航海知识的应用
航海大事记 徐福东渡日本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10.中国造纸印刷
造纸术 原始的书写材料 纸的发明过程 造纸技术的发展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的传播
人物 蔡伦 毕升 王祯 胡正言
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技术的传播
特色发明 宣纸 笔墨的发明 印章 拓印 套印及彩色印刷 纸币
11.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流派 道家哲学 儒家哲学 法家哲学 名家哲学 墨家哲学 阴阳家哲学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韩非子 墨子
哲学著作 《道德经》 《论语》 《易经》
哲学关键词 道 阴阳 八卦 五行 太极 天人合一
12.中国古代工艺
中国瓷器 中国家具 中国青铜 中国陶器 中国雕塑 中国漆器 中国纹饰 文房四宝 景泰蓝 中国木雕 中国剪纸 中国钟鼎 中国风筝 唐三彩 中国灯彩 中国年画 纸扎艺术 云南纸马 秋色艺术 中国扇子 中国玉器 中国贴画 金属工艺 嵌银工艺 石雕艺术 中国竹雕
2.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00我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00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领土[1]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40′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北纬3度51分00秒,东经112度17分09秒)(英语:Lidi Ansha或Lydi Shoal)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非位于其东北约15海里的曾母暗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对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系统,和西方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天文学系统继承了中国哲学系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举个例子,大熊座在中国的天文学中由北斗,文昌,三台三个星官构成。北斗都很熟悉,不多赘述了;文昌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文曲星,掌管科举考试的天体;三台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科举考试的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完全不同于西方天文学天上都是神明,和人间无关。我个人喜欢使用中国天文学来对莫颗星命名,因为它很有文化内涵而且比较容易记。
但是中国天文学这套体系也制约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比如日月食,根据立法预报它应该有啊,但是没有发生。如果在西方,恐怕是要对历法进行修正了。在中国呢,群臣向皇帝叩首,恭喜皇帝的大恩大德感动了上苍(即使姚崇也干过这样的事)。
3.中国古代天文分什么.历法分什么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经过世代连续不断的努力,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天文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许多领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学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中国古代历法不单纯是关于历日制度的安排,它还包括对太阳、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置的测算;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预报等等广泛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历法的编算相当于近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为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观测与研究活动:譬如对历法诸课题的共同起算点——历元的选定,对一个又一个天文学概念的阐述,对种种天文常数的测算、各种天文数表的编制,对具体推算方法、天体测量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抉择和改进等等。
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当然,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包涵更广泛的内容,如中国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关于宇宙理论的探讨,以及对一系列天象特别是奇异天象的长期系统的观测与记录等,它们与历法一起,组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十分丰富多彩的体系。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经历了发生、发展、完善、没落,最终融入近现代天文学的漫长演变过程。下面我们拟分六个阶段(即如下六节)简要地加以介绍。
西周以前的天文学知识 这是一个天文学知识开始萌芽和初步积累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对星辰出没、日月运动的观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与这些需要密切相关的年、月、日等时间长度的概念,进而产生了初始的历法系统。
由于占卜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天象变化、尤其是异常天象的出现,极为关注,这也 *** 了人们对天象观测的重视,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天象记录的传统。这些都给后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一、观象授时时期 我们的祖先,生息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人们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日月星辰的升落隐现,自然界寒来暑往,猎物的出没和植物的荣谢等自然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以期顺乎自然,求得自身的发展,便成为先民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中也就逐渐萌发出天文学知识的嫩芽。
太阳对人们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阳的出入作为作息时间的客观依据。
太阳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现的规律,必定给先民们以极深的感受,于是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应是他们最早认识到的时间单位。 自然,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又一明显的和意义重大的天象。
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数,人们逐渐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约为30日,这便进而导致一个较长的时间单位“月”的产生。
对于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年”的认识,要较“日”、“月”困难得多,但这是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的一种周期,因为寒暑、雨旱,以及渔猎、采集乃至农业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它有关。所以,人们对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
由物候——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出入等的观察入手,大约是探索一年长度的最早方法,随后才是对某些星象的观测。后者所得结果要较前者来得准确。
据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1)专司对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进行观测,以黄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一年春天的来临。由此不难推得一年的长度。
这是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早期形态。据研究,这大约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据《尚书·尧典》记载,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是:“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
据推算,这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时的实际天象。 由上述记载,我们还可以推知,当时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现,否则人们就无从确定某星辰南中天的问题。
这时的圭表还仅用于厘定方位,尚未用于测定日影的长度。观测星辰南中天来确定季节,可以减少地平线上的折射和光渗等的影响,其精度自然要比观测星辰出没来得高。
此外,从“日中”和“宵中”(指昼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别指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子)等说法,可知其时已应用了某种测量时间的器具(这一点由下述《夏小正》的有关记载亦可证)。这些都说明,此时已进入观象授时相当发达的时代。
其标志是:所观测的恒星已由一颗增加到多颗,由观测恒星东升改为南中天,并已使用了某些器具。 更值得注意的是,《尧典》还记述了这时人们已经采用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4.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
天文与农业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宋代时对一年周期的推算已经精确到了秒。在中国有的教科书上说古代天文学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为此我请教了做农民的奶奶。奶奶对一年周期的知识限于农历中闰月的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推算。她种地一是随大流,二是参考节气,也就是说误差可能会有半个月之多。再说天文知识,那就只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之类了。“农业生产”远远不要中国古代那样发达的天文学。其实只要参考物候,看一看柳树是否发芽了之类的,就足以定下合适的播种时间。要是青蛙都要死搬太阳历,每年到了时日,不管风霜雨雪都要从冬眠的洞里出来,这些天文青蛙一定活不过一次倒春寒。
中国古代天文学其实是占星术
天上的星宿会与地上的皇帝与大臣有对应,行星的运动、彗星等等都预示人间大事。所以讲“天垂象”。历代明君,看到一定的天象,都会鞠身自省。天文学也就历来受皇家支持,同时受皇家垄断。二十四史中,许多都专门有天文志,讲的就是天文现象如何预示了人间大事。这里要提一句的是,现代的气象,古代也是属于天文,是令人敬畏的天象的一部份。
现代天文学动辄“宇宙的起源、演化、归宿”,对气象更想要去预测、控制。这也是现代的“探索”与“控制”了。
古人讲“君子畏天”。天文现象只是天给人看的一些信号,人知道自己违背了天意,那就要早早改正才是。天怎么能去探索呢?更不用说要去控制了。
5.想整体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的天文星象历法的知识
中国文化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 2005-7-14 21:15:47 不详 不详 阅读86次 年月日时的区分:根据《尚书》的资料,中国的史文化,自唐尧开始,经过虞舜而到夏禹,早已秉承古的传统,以太阴历为基准,确定时间的标准。
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均分为三十天;每天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时又分三刻。这种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由来久远,相传远始于黄帝时代,这事是否可信,另当别论。
但都是以太阴(月亮)为基准,所以代表了十二时辰的十二个符号,便叫作"地支"。扩充"地支"符号的应用,也可以作为年的代号,例如子年、丑年而到亥年以后,再开始为子年、丑年等循环性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的区分:古代的"星象历法",同时也以太阳在天体的行度作标准。所以中国过去采用的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的。
除了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的基准以外,根据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与地面上气象的变化和影响,又以"春、夏、秋、冬"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也等于《易经》"乾卦"卦辞所谓"元、亨、利、贞"的四种德性。
并且除了以四季统率十二个月外,又进一步划分它在季节气象上的归属,而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例如"冬至、小寒(十二月节)大寒,立春(正月节)雨水,惊蛰(二月节)春分,清明(三月节)谷雨,立夏(四月节)小满,芒种(五月节)夏至,小暑(六月节)大暑,立秋(七月节)处暑,白露(八月节)秋分,寒路(九月节)霜降,立冬(十月节)小雪,大雪(十一月节)"等二十四个名号。这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根据太阳与地球气象的关系而定,并非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准。
五候六气的划分:除了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二?慕谄?酝猓?忠?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为一节"作为季节气候划分的基准。根据这种规例,推而广之,便可用在以三十年为一世,六十年为两世,配合《易经》交爻重划卦的作用。
缩而小之,则可用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刻、分之间与秒数的微妙关系。 这种上古天文气象学和星象学,以及历法的确立,虽然是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基准,但同时也配合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以及它与月亮、地球面上有关季节的变化。
可是上古中国天文星象学除了这些以外,再把"时间"扩充到天体和宇宙的"空间"里去,探究宇宙时间的世界寿命之说,不但并不完备,实在还很欠缺。只有在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以天文星象的公式,强自配合中国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学,勉强可以说它便是中国上古文化的"时""空"统一的观念。
很可惜的这种"时""空"统一的学说仍然只限于以中国即天下的范围,四海以外的"时""空",仍然未有所知。况且"星象分野"之学,在中国的地理学上,也是很牵强附会的思想,并不足以为据。
青年同学们读国文,看到王勃《滕王阁序》所谓的"星象翼轸",便是由于这种"星象分野"的观念而来。 邵子对"时""空"思想的开拓 汉末魏、晋到南北朝数百年间,佛学中无限扩充的宇宙"时""空"观进入中国以后,便使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跃进到新的境界。
但很可惜的,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的文化触角,始终在"文学的哲学"或"哲学的文学"境界中高谈形而上的理性,并没有重视这种珍奇的宇宙观,而进一步探索宇宙物理的变化与人事演变的微妙关系。甚之,当时的人们,限于知识的范围,反而视为荒诞虚玄而不足道。
(关于佛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补充说明,必须要另作专论,才能较为详尽。)直到北宋时代,由邵康节开始,才撮取了佛家对于形成世界"成、住、坏、空"劫数之说的观念,揉入《易》理"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思想中,构成了《皇极经世》的"历史哲学"和"易学的史观"。
其实,邵子创立《皇极经世》"易学史观"的方法,我想他的本意,也是寓繁于简,希望人人都能懂得,个个都可一目了然。因此而"知天""知命","反身而诚"而合于天心的仁性。
并非是故弄玄虚,希望千载之后的人们,"仰之弥高"钻之不透的。无奈经过后世学者多作画蛇添足的注解,反而使得邵子之学,愈来愈加糊涂。
在邵康节所著人尽皆知的《皇极经世》一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便是他把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根据易理象数的法则。规定一个简单容易记录的公式。
他对这个公式的定名。叫做"元、会、运、世"。
简单地讲,以一年的年、月、日、时作基础。所谓一元,便是以一年作单元的代表。
一年(元)之中有十二个月,每个月的月初和月尾。所谓晦朔之间,便是日月相会的时间,因此便叫做会。
换言之,一元之间,便包含了十二会。每个月之中,地球本身运转三十次,所以一会包含三十运。
但一天之中又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有三十分。因此把一运之中包含十二世,一世概括三十分。
扩而充之,便构成了"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之中,共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之中,共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之中,共计十二万九干六百年为一元"。
一元便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文明形成到毁灭终结的基数,由开辟以后到终结的中间过程之演变,便分为十二会,每一会中又有运世的。
6.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的综合性学习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构分类,各家学派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有物质与精神两分法;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四分法;还有物质、社会、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这些划分尽管层次不一,但都是按照人类创造文化的发展进程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划分的,适用于专业人员的学习研究。中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应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来划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于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课文,这些知识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更难,因此,教学时应将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根据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归类,每一类下分若干知识点,以课文中的某一古代文化知识点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辐射展开,拓宽范围并向纵深发展。然后再探讨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归类成系统,建立知识链条。二是教师们在传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三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打开思路,养成良好的治学习惯。
7.哪位有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详细资料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经过世代连续不断的努力,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天文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许多领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学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中国古代历法不单纯是关于历日制度的安排,它还包括对太阳、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置的测算;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预报等等广泛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历法的编算相当于近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为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观测与研究活动:譬如对历法诸课题的共同起算点——历元的选定,对一个又一个天文学概念的阐述,对种种天文常数的测算、各种天文数表的编制,对具体推算方法、天体测量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抉择和改进等等。
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当然,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包涵更广泛的内容,如中国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关于宇宙理论的探讨,以及对一系列天象特别是奇异天象的长期系统的观测与记录等,它们与历法一起,组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十分丰富多彩的体系。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经历了发生、发展、完善、没落,最终融入近现代天文学的漫长演变过程。下面我们拟分六个阶段(即如下六节)简要地加以介绍。
西周以前的天文学知识 这是一个天文学知识开始萌芽和初步积累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对星辰出没、日月运动的观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与这些需要密切相关的年、月、日等时间长度的概念,进而产生了初始的历法系统。
由于占卜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天象变化、尤其是异常天象的出现,极为关注,这也 *** 了人们对天象观测的重视,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天象记录的传统。这些都给后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一、观象授时时期 我们的祖先,生息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人们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日月星辰的升落隐现,自然界寒来暑往,猎物的出没和植物的荣谢等自然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以期顺乎自然,求得自身的发展,便成为先民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中也就逐渐萌发出天文学知识的嫩芽。
太阳对人们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阳的出入作为作息时间的客观依据。
太阳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现的规律,必定给先民们以极深的感受,于是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应是他们最早认识到的时间单位。 自然,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又一明显的和意义重大的天象。
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数,人们逐渐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约为30日,这便进而导致一个较长的时间单位“月”的产生。
对于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年”的认识,要较“日”、“月”困难得多,但这是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的一种周期,因为寒暑、雨旱,以及渔猎、采集乃至农业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它有关。所以,人们对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
由物候——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出入等的观察入手,大约是探索一年长度的最早方法,随后才是对某些星象的观测。后者所得结果要较前者来得准确。
据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1)专司对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进行观测,以黄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一年春天的来临。由此不难推得一年的长度。
这是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早期形态。据研究,这大约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据《尚书·尧典》记载,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是:“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
据推算,这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时的实际天象。 由上述记载,我们还可以推知,当时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现,否则人们就无从确定某星辰南中天的问题。
这时的圭表还仅用于厘定方位,尚未用于测定日影的长度。观测星辰南中天来确定季节,可以减少地平线上的折射和光渗等的影响,其精度自然要比观测星辰出没来得高。
此外,从“日中”和“宵中”(指昼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别指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子)等说法,可知其时已应用了某种测量时间的器具(这一点由下述《夏小正》的有关记载亦可证)。这些都说明,此时已进入观象授时相当发达的时代。
其标志是:所观测的恒星已由一颗增加到多颗,由观测恒星东升改为南中天,并已使用了某些器。
关于“先秦诸子语录文学常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pedzd]投稿,不代表迪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pedzd.cn/bkdq/202412-331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迪紫号的签约作者“kpedzd”!
希望本篇文章《先秦诸子语录文学常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迪紫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先秦诸子语录文学常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先秦诸子语录文学常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先秦诸...